【劉逢軍】善待癌癥 中庸養(yǎng)生
《善待癌癥 中庸養(yǎng)生》內容簡介
癌癥是現代人“談虎色變”的病癥。尤其是肝癌,被稱為癌中之王。根據現代醫(yī)學臨床統計,肝癌患者能夠活過6個月以上屬于“奇跡”。筆者在臨床實踐中,對肝癌患者進行養(yǎng)生調理,在已有的人中,最長的存活超過19個月。其中有放棄所有西醫(yī)手段治療者,他們中絕大部分人衣食住行保持著健康的狀態(tài),沒有癌癥晚期的疼痛和不適。這是值得研究的一種現象。下面筆者用《黃帝內經》的觀點,談談對癌癥的看法。
一 癌是氣結血凝之物
“癌”字是在古漢字“嵒”(yán)字上加一個“疒”偏旁。嵒,《說文解字》注:“山崖也。從山,從品。徐鉉注釋:‘象巖崖連屬之形’。”癌也稱惡性腫瘤!墩f文解字》注:惡,蝮一類毒蛇;腫即臃,不潰爛者為腫。“瘤,腫也。”《釋名?釋疾病》:“瘤,流也。血流聚而生瘤腫也。”
從字義上解讀“癌”,可得到這樣的印象:血的流注受到阻礙,演變?yōu)椴粷的臃腫,如毒蛇盤踞,害人性命。這就是癌。它形如海岸邊重迭高陗的山,非常險巁。
將“癌”的字義和歷代醫(yī)家對肝藏血的論述聯系起來,可以產生新的聯想。清代醫(yī)家唐宗海在《血證論》中講道:“肝主藏血,血生于心,下行胞中,是為血海。凡周身之血,總視血海為治亂。血海不擾,則周身之血,無不隨之而安。肝經主其部分,故肝主藏血焉。至其所以能藏之故,則以肝屬木,木氣沖和調達,不致遏郁,則血脈得暢。”清代醫(yī)家周學海在《周氏醫(yī)學叢書》中說:“肝主血,而氣者所以行乎血,氣滯則血凝,行血中之氣正以行血也。”
學習古代醫(yī)家的論述,可以悟出這樣一個道理:肝治諸亂。故《素問?靈蘭秘典論》對肝有形象的描述:“肝者,將軍之官,謀慮出焉。”肝,性剛烈,喜條達,藏血。明代醫(yī)家馬元臺在《合注素問靈樞》中,對“將軍之官”做了解釋:“肝氣急而志怒,故為將軍之官;主春生之氣,潛發(fā)未萌,故謀慮出焉。”“肝屬木,木主發(fā)生,故為將軍之官,而謀慮所出,猶運籌帷幄之中也。”肝在人體這個“國家”中處于將軍地位,行保衛(wèi)國家之職,與膽———中正之官相表里,以智慧、有序、適度的作為,促進人體的正常運轉。如果身體內部出現“動亂”,尤其癌腫瘤這樣的大亂,首先是將軍未行平定諸亂之職。大亂是小亂演化而成。防微杜漸將小亂消滅在萌芽狀態(tài),是肝將軍之官必須履行的職責。肝為血海,“血海為治亂”。既然肝攘外安內的作用如此重要,確保肝的本性不受傷害十分重要。將軍之官的本性是:大智大勇,沖和調達,直來直去,剛正不阿。對將軍的這種本性只能保護,不可遏郁。
- 大。396 MB
- 百度網盤觀看下載
- 點數:15 點數
- 咨詢QQ:1686059668